首页 > 工艺制作 > 民间工艺

民间年画中的古老画种:扑灰年画

母子夺魁

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

民间年画中的古老画种:扑灰年画

四季图

扑灰年画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后来经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创新,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

民间年画中的古老画种:扑灰年画

戏出故事

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扑灰年画多以仕女、胖娃、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卉为题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民间年画中的古老画种: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山东高密特有的年画品种,主要产地是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的30多个村庄。当地称之为“抹画子”,而专家学者誉之为“写意民间画”。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期,一部分外地移民来高密定居,他们受庙宇壁画的启发,借鉴中国传统写意画,在宣纸或托裱的双层毛边纸上作画,沿街变卖以作生计,这就是扑灰年画的雏形。相传后来经高密北乡王姓人家发展,最终形成了扑灰起稿、继以手绘的高密扑灰年画。

制作扑灰年画时,艺人先用柳条枝或豆茬烧成灰炭勾画画稿轮廓,然后用纸拓扑,在画纸上留下灰稿,一次灰稿可“扑”成五张正稿,“扑灰”年画由此得名。然后由一人或多人在印出的画稿上粉脸、手,开眉眼,手绘敷彩、描金,再用笔勾出线条,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一种用酒精松香调成的上光油),使之明亮夺目,一幅完整的扑灰年画就完成了。扑灰年画是刻版印刷推广前的一种年画生产方法。清代嘉庆年间,高密年画亦受木版年画的影响,也采取了雕版印制画稿轮廓,尔后手绘的方法,即所谓“半印半画”。此后,扑灰、半印半画与木版套印等不同的印制形式,在高密年画中同时并存。

扑灰年画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受庙宇壁画和文入画的影响,以水墨为主,颜色也不浓,有一种古朴典雅的味道,正所谓“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这种作品被称为“老抹画”。到了清代乾隆末年,当地制作扑灰年画的人渐多,开始在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等处开办作坊、成立画店。到清末鼎盛时期,作画能手蜂起,扑灰年画发展成一种全新的面目,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红货”。“红货”大胆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和山东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积极向大红大绿靠拢,以色代墨,追求画面色彩的艳丽红火,给人一种对比强烈的印象,改变了“老抹画子”那种“黑乎乎”不甚艳丽的状况,作品艳丽红火、对比强烈,较好地适应了人们对年画提出的“新鲜好看”的要求,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正如歌谣所说:“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扑灰年画有自己独特的绘制笔法。“刷刷刷,一溜栽花,大笔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这是曾经流传于高密民间的一首顺口溜,十分精辟地道出了扑灰年画的笔法重在“抹”的风格。其中的“大笔狂涂,描子勾拉”就是指笔法。前者是“意”的体现,后者是“工”的写照。画工们在制作每一张画时,从服装到头发,全是采用单色抹刷,连轮廓也是一笔抹下,其“大笔狂涂”的潇洒豪放之气得到充分体现。“描子勾拉”则是指局部的加工精描,这与 “大笔狂涂”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兼工带写的风格特点。写意味浓、兼工重写是高密扑灰年画的精髓。

高密扑灰年画色调明快,构图巧妙大方,形象追求动感,线条豪放流畅。画中以色代墨,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全幅多用对比色,画面主体部分加中间色,既协调了色彩的对比,又加强了人物造型的美感。其人物面部造型大多胖腮大耳,但在丰满圆润中不失隽秀,既有浓厚的喜庆气氛,而又很雅致。而且凡是人物作品,都有一个或几个洁白的“粉脸”,即在作画时,把人物脸部先粉一个洁白的脸型,然后巧妙地勾画出眉眼、五官,再敷彩、涂明油,让人物看上去富于弹性,透明细嫩,给人一种强烈的肉质感,这是扑灰年画所独有的艺术效果。

高密扑灰年画主要以仕女、胖娃、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卉为题材,代表作品有《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四季花屏》等等。

欢迎浏览制作系民间工艺 频道: 为「民间年画中的古老画种:扑灰年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