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在古典文献、名人诗作、地方史志、民俗歌谣中不乏剪纸的描述,而历来各地城乡也多有剪纸佳作传世,但实物已多不可见。民间剪纸在中国分布区域广泛,技巧风格多样,各地农村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艺术形态和造型方式。丛其渊源来看,民间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兽皮切割技艺,以及雕镂艺术。原始人利用利器切割兽皮,在贝壳、兽骨及石头上扎眼钻孔、雕刻各式图案,这些都孕育了早期的剪纸语汇,可以说是剪纸的原始雏形。
剪纸作品因原材料不易保存,因此传世的实物较少,关于剪纸的历史渊源早期的也只能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少量的出土实物来窥其端倪。
史书中关于剪纸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在《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中记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硅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礴这则“剪桐封弟”的故事中将桐树叶剪成玉硅的形状,可能就是有关剪纸的最早记载了。
民间剪纸作品
陕西歌谣中唱到:“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也显示了利用梧桐叶剪成形象来游戏的习俗。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卷九博弈嬉戏部第四十八中“影戏”条云:“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记载了方士少翁用纸剪李夫人影像慰藉武帝的事情。
晋朝剪纸就已经开始步入民俗生活的舞台。清代史梦兰的《全史宫词》卷九晋中的宫词:“碎剪云霞五色匀,一时花样竞翻新。哀游未到华林苑,先见宫中著手春。”其简释中说《事物原始》载,晋惠帝正月,百花未开,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汉王符潜论讽讥“花采之费”。晋,新野君传家,剪花为业。有染绢为芙蓉,捻腊为菱藕,剪没若生之事,则花朵剪彩起于晋矣!在隋代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卷二中载:“于佛涅梁日,剪佛为叶,或于盂兰会,剪彩摹花叶之形。”
这些风俗含有佛道文化内涵,可以看出早在晋朝剪纸就已经开始流行于民间。魏晋南北朝时期,镂剪的艺术形式己经在宗教礼仪、节庆民俗中广泛使用。南北朝时梁朝南阳人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荆楚一带人日节风俗:“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华胜以相遗。……刘臻妻陈氏《进见仪》曰:“七日上人胜于人。”董勋曰:“人胜者,或剪彩,或镂金箔为之,帖于屏风上,或戴之,像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李夫人典戒》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正月七日戴胜见武帝于承华殿也”。旧以正月七日为人,故名人日。
剪彩、镂金箔为人,皆符人日之意,与正旦镂鸡于户同。”还有“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按彩燕,即合欢罗胜。郑毅夫云汉殿斗替双彩燕并知春色上钗头,宜春二字,傅咸《燕赋》有其言矣,赋曰: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翠轻翼之岐岐,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衔青书以赞时,着宜春之嘉社。”记载了人日节在彩色丝绸和薄金属片上剪制和镂刻人形张贴、佩带,并互相馈赠,表示进入新年人的面目要焕然一新,并且互相祝福。
隋唐剪纸在继承魏晋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广泛的在节庆祭祀、装饰场景、巫术等民俗活动中广泛使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中原美术活动受到影响,剪纸艺术随着中原人口的向南迁徙,而在南方和西南地区繁荣起来。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李廷机用五言一句的韵文编撰概述中国通史的书《鉴略妥注》卷三隋纪中写到:“子号隋场帝……剪彩悬林苑,运舟通康衡,流连而忘反,荒亡竟不归。”
唐代,诗人杜甫有《人日两篇》为题的诗歌:“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另一首《彭衙行》中写到:“暖汤灌我足,剪纸招我魂。”‘。诗人李商隐有《人日即事》诗句中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另一首《骄儿诗》中写到:“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诗人李远《剪彩》诗写道:“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缓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诗人韦应物的《听莺曲》写到:“伯劳飞过声踢促,戴胜下时桑田绿。”诗人崔道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