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pole" 这个字最早是用来描述伦敦与大英帝国之间的关系,而若追溯到 18、19 世纪,一路走来亲眼见证日不落帝国的兴衰与起伏之后,原属于一座极富历史文化蕴藏本质的都市,在经过近几十年的改头换面之后,在当地伦敦人,同时是摄影师兼作家 Lewis Bush 的眼中,几乎是以飞快的速度在褪去悠久历史层迭出的菁华。
譬如在泰晤士河南岸附近的 Battersea Power Station,退役五十几年之后,中间过程不断地用着变幻万千的身影出现在专辑封面(Pink Floyd, Animals, 1977)、电影场景,和影片画面里,但终究仍是逃不过重整开发的宿命,在初期的外资集团标下使用权之后,原本要作为土地开发使用的决议,却在各方人士奔走强力游说之下,现正朝着公共空间的规划前进,更希望透过与区域性地景的整合,成为一个复合式的半开放区域;不可讳言的是,即使这样一个已被列入世界遗产观察名单中的地标性景物,但在资本主义的强力之手干涉之下,经济利益仍是曾被摆在第一顺位思考,虽然目前暂时免幸于其自由主义带来的灾难后遗症,何况其他地方呢?
尤其此系列照片,大多数的地点集中在伦敦的市中心,特别是经济区块,从中逐一观察这些混乱又像噩梦般模糊不清的照片,可以想见,位处在弱势姿态的市井小民,该如何摆荡在政府决策与自身的经济需求之间以求取平衡?透过社会化运动不断地洗刷粉饰,或许连深藏文化蕴含底子的伦敦人 Londoners 都被弄糊焦点,纷乱于都市里的重建真的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保存再现手段,抑或是另一种体现资本主义的魔术手法罢了!
以我看来,用讽刺意涵来体会或许相对恰当,但也同时感叹于现今的世界上,存在于各角落的不平等、参差不齐甚至不公不义的现象,对每个人来说早已见怪不怪,透过多重曝光技术的照片,似乎仍可从中发现到我们平常未曾感知的角度与意像,只希望这种褪色 (fade away) 现象可以渐趋平缓,让我们多留住一些时日去好好描摹心中那幅尚未完成的家乡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