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作 > 手工剪纸

黄河流域中国民间剪纸的主题概述

黄河流域中国民间剪纸的主题概述 黄河流域中国民间剪纸的主题概述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北方剪纸的源头,在黄河中游的陇东地区,后随移民东传与滦河流域文化交融创造,再传入东北,这个过程叫做“西纸东渐”。祈福驱祸的民间巫术是这一地区民间剪纸的主要主题。人会时常感受到命运的拨弄,即使对农时与气节有所掌握也不意味着计划中的风调雨顺,勤劳和善良不一定是健康的保障,天灾人祸是高悬在人们心中的巨大阴影,毕竟,作为北方民间剪纸创作的主力军—农民,是靠天吃饭的。


黄河流域中国民间剪纸的主题概述


陕北地处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结合地带,是草原、沙漠与黄上高原的融合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南部与北部的文化往来,同时也促进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纸人记》里这样形容陕北:“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辉煌一时的王朝家园,直至现在也绝非只剩龙形虎骨。这种久聚不散之气脉使得这块相对贫瘩的土地上常常传递着神圣的消息。我要说的文化和艺术就是这里人们与天地相处的方式和语言,事实上这种方式和语言不仅可以拯救文化和艺术,它们何尝不可以拯救人的另一半身体。”


人类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也就是由万物有灵观念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的过渡。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抓髻娃娃和以鱼、蛇、蛙、龟、鱼身人面、蛇身人面、蛙身人面为主体的民间原始艺术遗存,反映了古史传说中早期活动于黄土高原的黄帝族部落内全兽型的鱼、蛇、姑、龟图腾崇拜,经过半人半兽型的“鱼变人”、“蛇变人”、“蛙变人”、“龙传人”图腾神崇拜向全人型的“抓髻娃娃”的祖先神崇拜过渡。这与原始彩陶和原始岩画所反映的鱼、蛙、蛇崇拜及抓髻女神崇拜也是吻合的。


抓髻娃娃的原型是由金文的天(即:天。郭沫若先生考证认为,这个图形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族的族微变形而来的,几千年来,这个图形一直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保护神和生育之神,守护在黄河流域。西安半坡出土的原始彩陶盆“双鱼人面”和“鱼网”符号,经考证是一组崇拜生命之神、祈求生命永生和子孙繁衍的巫术器物,它是现在仍然流行于北方民间剪纸艺术中的“阴阳鱼”、“双鱼娃娃”、“龙传人”和“二龙戏珠”的原型:青海出土的彩陶“舞人纹”,则是招魂辟邪的巫术器物,它是至今仍然作为招魂辟邪而流传于民间的拉手娃娃“五道娃娃”的原型。


河南地区以“天地神”,“求雨”,“谷神”为主题的剪纸,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描绘原始巫术的祭祀场景,期望仰仗特殊的仪式和图形符号来祈求得到超自然力量的帮助,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

 

欢迎浏览制作系手工剪纸频道: 为「黄河流域中国民间剪纸的主题概述」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