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作 > 手工剪纸

民间剪纸工具的起源与发展

民间剪纸工具的起源与发展 民间剪纸工具的起源与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这里我首先要谈谈剪纸的工具问题。马克思说过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使用的工具都是非常简陋的石器,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自然界中一些物质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先后出现了陶器和金属冶炼技术。在谈剪纸的工具之前,我想先谈谈制造剪纸工具的材料—金属的冶炼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大家知道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矿石的形式存在的,其中铁矿石是地壳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铁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但是人类发现铁和利用铁,却比黄金和铜要迟,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由于天然的纯铁在地球上几乎找不到,不像自然金和自然铜那样容易被人发现。而且铁容易氧化生锈,只有和镍混合的铁才能持久不锈,但是含镍的自然铁又极稀少。


民间剪纸工具的起源与发展


因为地球上很难找到自然铁,人类最早所发现的铁,是天空中落下来的陨石。陨石是铁和镍、铬等金属的混合物,其中所含铁的百分比很高,从天空中落下来的陨石,为数是极少的,因此在用陨石制作铁器时,铁一定是非常珍贵的。


人类开始用陨石制成铁器是很早的,但由于陨石来源的稀少,铁在古代成为稀有的贵金属,当然它不可能对生产起什么作用,但是这时对陨石铁的利用,毕竟使人初次认识了铁。


当冶铁术发明初期,炼铁炉是很小的,构造也十分简单。炉身一般是用石头和泥砌成的,形状像圆锥形,炉子下身的侧部有一个小孔,用来送进空气。在冶炼时,把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的在炉子上面加进去,生了火,用一两个皮制的风囊鼓动着,把空气从炉侧的小孔中不断的压送到炉子中去。有些甚至不用人工鼓风,就让它自己慢慢燃烧。这种初期的炼铁炉,因为炉子小,风囊不大,用人力所鼓动出来的风又不够有力,因此所吹旺的炭火温度就不够高,被还原(即去了氧的)的铁沉到炉底时就不能保持熔化状态(液体)流到炉外。每次炼成铁后,要等炉子冷却才能将铁块取出。这样从炉中炼出来的铁块,是软的、海锦似的熟铁。这样的小炼铁炉的炉温一般在800℃左右。恩格斯曾指出:“最初的铁往往比青铜还要软些。”只有在冶铁术进步后,才能增高铁的硬度,使铁的坚牢锐利远远超过青铜。铁的熔点约为摄氏1500度,而青铜的熔点在摄氏800一1000度之间。因此在古代铁是很难被熔化为液态的,而铁的硬度的提高主要来自铁在被溶化后形成的“铁碳合金”,也就是说液态的铁在溶入了炭元素之后,才能使其变得坚硬起来,根据含炭量的比例可以形成锻铁(即软铁)、钢铁、生铁(即铸铁)等。


根据资料显示,欧洲到14世纪才掌握了这门炼铁工艺。中国当然要比他们早一些。因为收集的有关剪刀的资料中,只有一件是用玉石雕成的,而且是以饰品出现的外,其它5件剪刀实物都是用金属制成的。其中4件是用铁制作的,一件是用铅制作的,从剪刀制作的时间上看从西汉至南宋其跨度在1200年左右。但剪刀的制作形制可以说没有改变,都是那种考古专家所称的交股剪。用这种剪刀来剪金薄、帛或纸是不可能的,上面我介绍了,当时的冶铁技术炼出的铁达不到这种硬度。那么这种剪刀古人设计出来有什么用途或意义呢?大家知道,古代是没有电灯的,用来照明的工具只有蜡烛(蜡烛是何时被发明出来的待考)和豆油灯、猪油灯等,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时间长了,就会在灯芯上形成一些颗粒状的炭垢附着在灯芯上,这时火苗就会因为碳垢的原因产生跳动而“闪眼”。因为老家地处偏僻,到1976年才通电。小时候,母亲经常会在晚上(因为白天需要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做一些针线活,每当油灯“闪眼”的时候,她就会拿起剪纸将灯芯上的碳垢剪掉,我们那儿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剪灯花”。


另外,剪刀出土的墓葬多为女性的墓葬,据此分析认为中国古代发明的剪刀,很可能是妇女们的一种专用工具—剪灯花用的。其实做为剪灯花专用的剪刀,在国外也有,CCTV①中的《正大综艺》栏目中“猜猜看”这一节目中,就介绍过一把埃及王室剪灯花专用的剪刀,设计得非常漂亮,剪刀的表面还包着金薄。


既然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中国古代的“剪纸”作品不可能是用剪刀剪出来的,那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刻刀刻制出来的。


大家知道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打制的方法制作出了石刀用来切割用,后来又制出了磨制的石刀、骨刀等,当冶金技术发明之后,人们制造的金属工具中,又以刀具的数量、种类为最丰,而且其质量在与其他器物相比时,又是最好的。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刀具的专业化成度也越来越细。这从考古发掘的实物中可以得到有利的物证。


从二00三年开始本人就注意收集这方面资料的,但从掌

欢迎浏览制作系手工剪纸频道: 为「民间剪纸工具的起源与发展」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