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作 > 手工剪纸

民间剪纸溯源

民间剪纸溯源 民间剪纸溯源

剪纸,在民间又俗称为“剪花花”剪花送巧,以花传情是民间最流行的表达方式。家有喜事离不开剪纸“喜花”;喜婚嫁娶新媳妇的房内要装饰寓意“和美幸福”“富贵团圆”的顶棚花;炕围、墙沿要剪贴“鸳鸯戏水”、“连(莲)年有余(鱼)”,以象征夫妻百年好合“富贵不断头” ;小孩“满月”婆家不但要送“虎头帽”、“虎头鞋”、“花肚兜”之类的“绣活”,还要送红红绿绿的剪纸以示祝福;老人生日有“福禄花”、“长寿花”;家有丧事要有素色的“丧葬花”、“纸扎花”;祭祀用“供台花”、“烛台花”、“斗香花”—至于和日常生活相关的鞋面花、鞋底花、围腰花、肚兜花、衣裙花、枕头花、荷包花—林林总总、美不胜收,真实四时八节、衣食住行无处不飞花。


在中原和西北地区的民俗剪纸中的“扫天婆”“扫天媳妇”由来已久。每遇年时久旱不雨或水涝成灾,便让妇女用红绿纸剪些纸人,或悬于檐头、或贴在树上,以示“扫天”,俗称“扫娘娘”。若若久旱不雨,则祈愿“扫来云雨”,若是阴雨连绵,水涝成灾,则扫光乌云,天光放晴—在一些山区的农人家里,至今还供奉着用剪纸剪的“神庙”、“神像”以求保佑庇护,纳瑞呈祥!


民间剪纸溯源


著名民间剪纸艺人刘兰英的剪纸作品《扫天婆》


任何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现实中最广大、最普通人群集体精神的变化和思想情感的飞跃。民俗文化是广大人民共同情感的凝聚与传达,代表了地域社会的主流意识。在现实社会中,探求自然的客观规律、肯定社会存在和生命意义,是广大劳动者关注的永恒主题。作为集体民众情感表达的直接方式,民间剪纸的审美特性所表现出的功利倾向是以善为本的求生、趋利、避害的朴素意愿,是真实现实的理想化补偿,是一种精神性的物化转换。


生活在广袤大地上的农家妇女既勤劳聪慧又诚实善良,剪纸绣花是她们人格重现和价值肯定的重要方式,剪纸过程和经验积累是她们淡化心灵苦难,贴近本性自己,幻化美好景象的真切手段与过程。地域风俗的渗化与现实生活的需求使她们熟知民间天地里的世故人情,她们天然地继承了上辈留传下来的民间习俗并通过亲身的现实感悟成为自己连接群体的切实方式,剪纸是乡村女子心灵的放歌(详见:剪纸与剪纸艺术的特点),是女人天性爱美的自然体现,更是劳动妇女现实生活的娇娆风姿与理想境界的美丽旨归!


作者:苟彬 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欢迎浏览制作系手工剪纸频道: 为「民间剪纸溯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