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作 > 手工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追溯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追溯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追溯

现代意义上的剪纸所使用的材料是纸。纸是我国的四大明之一。但做为剪纸艺术的前身在纸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已经在用金箔、银箔制作成类似现代剪纸作品的式样来用作民俗生活与环境的装饰。目前从考古资料中有据可查的最早实物当数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中的“金四鸟绕日饰”和“金蛙形饰”了。“四鸟绕日饰”: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镂空纹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离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现代剪纸作品中,饥凤皋教授把这种纹样归纳为锯齿纹);外层图案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4只相同的鸟组成。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追溯


鸟身体较小,翅膀短小,咏微下钩,短尾下垂;爪有三趾。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逆时针飞行,与内层旋转方向相反。外经12.5厘米,内经5.29厘米,厚0.02厘米。这是一幅具有典型的剪纸特征的作品,但距今三千多年,能创作出不论从纹饰、图案造型还是设计结构都能达到如此完美的作品是非常难得的。


“金蛙形饰”:在遗址中共发现7件“金蛙形饰”,其中2件是完整的,5件是残破的,形制、大小、制作工艺基本相同。金器是片状,头部呈尖桃形,并列一对圆眼,五字形身躯,背部中间一脊线,前后四肢相对向内弯曲,尾端尖。脊两侧饰对称弦纹,由背脊处延至四肢,弦纹内饰一排连珠纹,长6.%厘米,宽6厘米,厚度为0.04厘米。蛙型的剪纸这种创作题材在我国民间剪纸中是最多的,而且不分地域、不分民族。有的表现得具象一些,有的表现得抽象一些。而且这些蛙的图案往往都与一些其它的喻意吉祥的图案组合在一起进行设计的。因为在汉语中,蛙同娃(中国人对自己或他们所喜爱的孩子的通称)同音,每一个人都希望下一代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很多巧手母亲就把自己对孩子的祝福用剪“蛙”的形式表达出来了。但遗址中的“金蛙形饰”是否也有这层意思,还需要对古蜀国的风俗习惯做近一步的研究后才能得出准确的定论。


现存的古代剪纸图案实物资料,要以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原古墓中发掘的几种剪纸为最早且可靠。这些剪纸,有的剪成菱形,有的折剪成束腰鼓形,还有的剪成圆形图案花纹。这些剪纸大都是经过先折叠后,再进行制作的,其中有两幅剪纸最具有特色。一件是剪有昂首翅尾的骏马图案,十分生动。另一件是剪有活泼可爱的猴子的对猴图案。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发掘简报》说:“在三O六墓中散布着一些被剪成菱形或束腰形的小纸片,其中有文字的十四片,只有四片可拼合,存字三行……章和十一年辛酉岁正口月十一日,将……”章和为高昌鞠坚的年号,当南北朝梁武帝大同七年,即公元541年。据此可知这些剪纸当是随葬之物,且于六世纪南北朝时,且制作技法己相当精巧成熟了。

欢迎浏览制作系手工剪纸频道: 为「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追溯」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