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作 > 手工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现实形态的生存空间

中国民间剪纸现实形态的生存空间 中国民间剪纸现实形态的生存空间

剪纸因材料的低廉、工艺的简便,题材及主题浅显平易,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具广泛性、地域性、丰富性的文化形态。“剪纸是民间生活土壤上长出的文化树,活态的民间生活传统造就了剪纸,剪纸又维系了民间活态系统的持久存在。”


从最初的用于宗教、祭祀的剪纸,到触及到生活方方面面,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广泛地依附于民俗事项中,并成为一些民俗事项完成和实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形象载体。如果将剪纸艺术解构为技巧、材质、意象、习俗,那么使得这些基本要素得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就是民间剪纸的生存空间。它包括最基本的农耕社会结构、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和多元性的民俗生活。农耕社会机构是产生和延续剪纸民俗文化的最基本的文化要素,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由于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因此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


中国民间剪纸现实形态的生存空间


希望在自然和社会都和谐的环境中幸福生活的百姓,都以人丁兴旺、壮健高寿、家邻和睦、五谷丰登、囤积富裕、风调雨顺、居行常安等等为目标,这种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促成剪纸艺术的“意象”反应的多是这种心愿——“福”、“禄”、“寿”、“喜”、“安”、“财”、“子”等,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无论谐音还是借喻,传达吉祥涵义是剪纸在民俗活动中重要的使命。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形成民间剪纸文化的基本风格。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文化形态,直接构成民间剪纸最主要的意象来源,也导致民间剪纸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形象特征与内涵意义。中国剪纸的这种地域性差异也正是其魅力之一,它丰富多彩的风格和形式背后,传达着多样的乡土风情和文化形态。多元民俗生活是中国剪纸民俗文化的机体。剪纸在民间的存在首先是实用的,欣赏和娱乐寓于其中。亦神亦人、圣俗兼备、和中求争的礼俗精神及其种种喜庆、丧悼、奠祭形式,为剪纸民俗文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成分和附加条件。民间剪纸不仅出现在巫术信仰祭祀中、岁时节日环境中,还伴随人生礼仪的始终,记录其完整的过程。至宋元以后,剪纸更加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随着众多的民间习俗的演变发展而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融入生产、生活及信仰等各种民俗,春节的窗花与门笺、元宵节灯花、婚礼习俗的喜字花、丧葬习俗的魂幡纸钱、剪纸纪岁的十二生肖、正月初七的人日人胜、各种服饰花样以及居宅居室剪纸贴饰等等,都与各种民俗活动不可分割。直到现代社会,剪纸民俗文化的宗教与神性色彩大幅度减弱,更多的是同世俗化的节日、婚丧活动发生关系,并以中介、象征方式,在这些礼俗生活机体上延续、扩展。

 

欢迎浏览制作系手工剪纸频道: 为「中国民间剪纸现实形态的生存空间」点赞.